勇立影坛唱大风–记中国知名农民导演石玉福

      发布在:商业新闻      评论:0 条评论

说起农民导演石玉福,虽然不及大牌导演那样名声显赫,但在影视圈内也有一定知名度。他为了实现他的影视理想,不惜卖房卖车,倾家荡产拍摄电影、电视剧的事迹,曾经被中央电视台、中国日报、法制日报、人民网、凤凰网、山东电视台、湖南卫视、河南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报道。说起他的感人经历,记者不由得感叹:这样的拼搏精神,真是难得一见!

少年立志读书 期望知识改变命运

石玉福是山东宁阳人,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。家里五个妹妹,一个弟弟,父母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。特别是在那个特殊年代,困难情景就难以言表了。童年时期留给他的最大记忆就是饥饿和贫穷。所以在他背着母亲用几块破布缝就的一个破书包,走进小学校园时,他就在心里发下盟誓,一定要刻苦学习知识,改变贫穷命运。所以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,从一年级就成为班里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好学生,也一直担任班长。常常是别的同学下课玩耍,或者上学放学路上,他都拿着课本学习。特别是吃饭的时候,他也是手不释卷痴迷读书。这样的好处就是,无论饭食多么低劣,他都是沉浸在知识里毫无感觉。老师教过的课他背诵如流,老师没有讲的课文,他也摸索学会了。当时教他的小学刘老师就非常惋惜地说,如果不是这个学生家里贫寒,将来一定是清华、北大的料。可惜啊可惜!

其实哪里有什么如果?命运就是这样无情。常常让他难堪的就是两个事情。一个是他被评为优秀学生,老师让他登台领奖的时候,他却任凭老师多次呼唤,却怎么也不肯登台--因为他穿的衣服窟窿连着窟窿,脚上的鞋子也是龇牙咧嘴,露着好几个脚指头。还有就是交学费的时候,虽然那时学费很少,但他家里连饭都吃不饱,哪里有钱交学费呢?这个时候他就躲在家里与父母哭闹,不肯去学校上学,免得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难堪。他的母亲往往是抱着他的儿子一块流泪。所以在他勉强读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就忍痛离开学校,回家劳动去了。

勇立影坛唱大风--记中国知名农民导演石玉福

据他当时的想法就是,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,一边自学。可是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。他收工回家之后,虽然累得精疲力竭,他就趴在他栖身的用玉米秸搭成的窝棚(当时家里就两间破屋,人多住不开)里,点上煤油灯如醉如痴读书。一墨水瓶煤油熬干,天也快亮了。他就随着生产队的钟声去参加劳动了。傍晚回来依旧在窝棚里点灯苦读。只要拿起书本,很快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,他在其中恣意遨游,完全忘记了人世间的贫寒与苦恼。一天晚上,他正在读书,母亲走过来把煤油灯端走,任凭他怎么样苦苦哀求,母亲就是不把煤油灯给他。原来是每天晚上的油资已经让家庭财政无法承担了--那个时候都是用家里母鸡下的鸡蛋,去村里代销点换点煤油和盐。看到母亲也在不断流泪,他就跑到破败的院子里仰天大哭。不知道哭了多久,直到嗓子哭哑了,他才睁开眼。天上一轮明月皎洁如昼,月光把他婆娑的泪眼照耀的晶莹闪亮。他突发灵感,能不能借月光读书?他连忙拿出书本,在月光下展开。虽然月光明亮,还是字迹难辨。正在失望之际,他忽然看见墙角有一道光束射过来,他跑过去一看,原来是一堆破砖头上面有一个破镜片,是它把月光返照的如同探照灯一样。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,他赶快把镜片拿起来在袖口擦拭干净,用镜片把月光返照到书本上,奇迹出现了,书上字迹清晰可见。此后,只要是月夜,无论酷暑严寒,他都借月光读书。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几年,他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写道:我至今依然感谢月光的恩赐,她让我无偿学会很多知识。而今月光依旧,物是人非,不知道月儿是否还记得那个月下读书的少年?

胸怀鸿鹄之志 依旧功业难成

以后他学习文学创作,写小说写剧本。后来还到报社写新闻,历任记者、主编。虽然他在报刊发表几百万字文章,其中在中央党报就发表文章百万余言。但出身的卑微和学历的缺失,让他一直无法进入那个等级森严的体制,成为一个聘用的写作匠。洋洋洒洒、下笔千言的潇洒,与聘用人员的尴尬,让他倍感失落。再后来,他厌倦了为人作嫁、胡乱吹嘘的新闻生涯,离开报社。再后来,他忽然心血来潮,想在影视方面实现他经邦济世的宏愿,在影视剧里挥斥方遒,运筹帷幄,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角色命运,安排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,表达自己的政见和治世方略。这样,他就走上了影视创作之路,而且是志若鸿鹄,非要拍摄出可以流传后世的影视作品。

说起影视之路的艰难,绝非常人所能想象,首先是拍摄资金问题。2010年他开始启动时,选择的是他历经十年创作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《皇天后土》。这个剧是表现一个出身贫苦的有志青年石愈强,在历经十年寒窗苦读,终于考取名牌大学之后,因为家里没有钱供他去读大学。他父亲求亲告友也没有借到钱,还一时急火攻心倒地瘫痪。这样石愈强只能接受命运安排,在村里建筑队打工赚钱给父亲治病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到了成婚论嫁时候,却没有姑娘愿意嫁给做个落魄才子。后来好不容易有一个姑娘梁爽喜欢他的才华,愿意与他同甘共苦过日子。在一次他们两个报考农村民办老师的时候,考试成绩优异,却被村书记花钱走后门让他儿媳妇顶替。这还不算,未婚妻又被镇教办主任设计撬走,送给县教育局长的精神病儿子做老婆,给梁爽安排了一个在编老师、、、艰难波折的生活,并没有压垮做个有志青年,最后他依靠自学,终于实现了理想,成为事业的翘楚、、、

为了拍摄这样一个励志题材的电视剧,石玉福不惜卖车卖房,筹措了几十万资金,终于开机拍摄电视剧《皇天后土》。但只是拍摄了三集,就花光了他辛辛苦苦倾家荡产筹集的几十万资金。后来他改变思路,一边打工赚钱,一边拍摄微电影和网剧,先后拍摄了公益电影《大山深处的孩子》和《午夜奇缘》。虽然《大山深处的孩子》荣获河南省首届百姓电影节优秀影片奖,虽然有些电视台也播放了这部电影,但是没有公映许可证,所以电视台没有给任何片酬。所以石玉福倾家荡产、七借八磨拍摄的影视剧,没有得到一分钱回报,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。

勇立影坛唱大风--记中国知名农民导演石玉福

耕耘影坛十载 谱写辉煌篇章

在2015年,石玉福为了提升自己,成立了影视公司,又根据他在打工期间了解的农民工生活素材,创作了《爸爸是个农民工》剧本,准备拍摄成数字电影。制定这样的目标,无疑让他承受了更大压力。拍摄数字电影,需要专业的拍摄团队和专业演员,他原来培养的演员只能做配角演员了。这样就加大了资金难度,让他陷入更大经济危机之中。为了筹措资金,他是上天入地求之遍,各处同情钱不见。更加危险的是,居然有人利用他急于需要资金的急迫心情,三次被骗入广西南宁、广东湛江和河北燕郊的传销窝里,历经九死一生的磨难才逃离传销魔窟。还有一些河南、北京及其他地方的影视公司,打着投资合作的幌子,利用《爸爸是个农民工》电影的公益名义,行集资骗钱的勾当。一直到电影拍摄许可证延期的第四年,终于在几位朋友的支持下,石玉福又冒险借高利贷,才凑钱拍摄了这部电影。

勇立影坛唱大风--记中国知名农民导演石玉福

这部公益电影的拍摄完成,既有省电影局领导的支持,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。在影片取得公映许可证之后,多次入围电影获奖名单。特别是举行首映式活动时,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,很多农民工代表感动的热泪盈眶。这些都缘于这是一部原生态纪实电影,是一部为农民工歌功扬名,为中国农民呼唤权益的公益电影。这部电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排片,也即将在全国院线和各大网站陆续上映。可以相信,这部真正表现人民大众心声愿望的电影,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,取得不错的收视业绩。

纵观石玉福的影视创作轨迹,其中处于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挣扎抑或奋斗,无不映射出创作者的不甘人下的悲苦心智。还有就是歌颂真善美,鞭挞假丑恶,热心塑造小人物为剧中主角,这些都验证了作者胸怀天下、为普通百姓抒发心声愿望的赤子心怀和公益情愫。所有这些,都与那些热衷名利、胡编乱造的影视大咖大相径庭。在当今影坛跪舔封建王朝腐尸抑或低俗搞笑的乱象丛中,无疑是一股涓涓清流。

据悉,石玉福正在带领他的团队,准备再接再厉拍摄一部反腐倡廉题材的院线电影《天下美食》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坚定不移的努力,必将换来累累硕果。我们在此预祝石导取得更大成功,在影视道路上披荆斩棘,勇创辉煌!

Responses
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