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对父子接力为烈士守墓半个多世纪

      发布在:商业新闻      评论:0 条评论

梅立新在烈士墓的墓区做保洁工作。

人民网南昌4月3日电(秦海峰、时雨)近两天,来南昌烈士陵园祭扫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,但凡来人,在陵园英烈堂的梅立新都热情接待,烈士家属和他也很熟络,一声“梅师傅”道出了大家对梅立新的尊敬。

1987年来到烈士陵园工作时,梅立新只有23岁,当时还没有结婚,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。他的父亲也在烈士陵园工作了45年后退休,算起来,父子二人在陵园为烈士守墓半个多世纪。

梅立新在陵园管理处担任英烈堂管理员,负责骨灰堂和烈士墓的卫生保洁工作,接待前来祭奠的烈士家属。英烈堂不对公众开放,只对烈士家属开放,为方便烈士家属随时来凭吊,梅立新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骨灰堂的门口,24小时随叫随到。

梅立新对每位烈士的安葬地点、每个骨灰盒的存放位置都很清楚,甚至对陵园内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。烈士陵园内的219座烈士墓和475个烈士骨灰盒,每一位烈士的基本信息都印在他的脑子里。因为常年和烈士家属打交道,梅立新已经能做到见到有家属来,就知道是哪一位烈士的家属。一些无名烈士和无人祭扫的骨灰盒,每年清明冬至,梅立新都会自己掏钱买上菊花祭扫,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。

除了日常管理,每年的清明、冬至,梅立新还会自制烈士事迹调查问卷,发放给前来祭扫的人员,并走访烈士生前单位,收集与烈士有关的事迹、实物资料等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他发放了上千份调查问卷,完成了近400份烈士事迹资料。

如今,梅立新已经年过五旬,采访中,他表示,他依然会坚守在陵园英烈堂,他更希望,将来到退休时,能有年轻人来接过“接力棒”守好烈士墓。

Responses

评论已关闭。